vocalbalance

教学感想

ARTICLE

错误的练歌方法可能造成的危害(上)

歌唱学习方法百百种,很容易就能在网路上接触并亲身尝试。但是如果单凭自身对练习的解读,却也很容易走上”歪路”。及琮老师要跟大家分享3个容易在练习时产生的误区及其容易造成的声音限制,让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也有一样的问题喔!


 几年来学习以及练习歌唱的方式发展出了千奇百种,而由于网路的发达、资讯的普及,大家很容易的就能够接触到这些千奇百种的学习方法,并且试着应用到自己身上。

其实无论是哪个方法,其终极目标无非就是让我们更加了解,如何分析自己在使用声音上的优势和劣势,进而发扬优势,弥补劣势。而一旦你看着网路上五花八门的教程,凭藉自己独特的解读进行练习的时候,很可能你就已经走上了所谓的“弯路”,那些错误的想法和练习方式就会造成“声音使用的限制”、“学习效率降低”以及“嗓音健康的危害”。今天想先跟大家聊的是关于错误的练歌方法所造成“声音使用的限制”。快来检验一下你有没有中招!

 

第一种危害:音域上的限制

►常见的案例包括:高音等于大声、低音等于气音、练到一个音高就自认封顶......等。 

会有以上的现象其实就说明你练歌的方式肯定有误,你正在使用错误的方式练习。

 

会说是错的原因,是因为你正在借由这些错误的练习方式,让我们的大脑把音变高变低这件事,与嘴巴里头口腔、舌头、喉部外围肌肉动作,甚至是空气得多以及少串接在一起。如果你在练唱高音或是唱低音的时候,把重点放在外部肌肉的施力上,来把音用力“拉”高或是用力“压”低,往往会导致声门越来越受到挤压,空气越来越无法顺畅通过,而声音就越来越难发出来。换句话说,想让音高受到越少的限制,就得尽量降低外部肌肉的参与,让音高的制造回归到空气与声带之间,这样一来音域的限制才会越少,才有拓宽音域的可能。

 

 

第二种危害:音色上的限制

 ►常见的案例包括:怎么唱都是气音、音色断层、声音唱不厚......等。

会有以上的现象其实就说明你练歌的方式肯定有误,你正在使用错误的方式练习。

  

音色的限制应该是很多人在察觉了音域的限制后,常常会伴随而生的。原因就是在练习发声时,把影响音色的口腔大小变化,也跟音高产生了挂钩。所以常常会演变成,高音=某种音色,低音=某种音色的刻板印象。虽然音色受限不表示唱歌会不好听,但肯定会造成演唱的音乐类型受到局限,甚至是在情绪表达上出现限制。

 

第三种危害:续航力上的限制

 ►常见的案例包括:唱两首歌就烧声、常破音、常莫名走音......等。

会有以上的现象也说明你练歌的方式肯定有误,你正在使用错误的方式练习。

  

练习唱歌肯定都会想要让自己能够完整的唱完一首歌,甚至是两首、三首、甚至是十几首。无论你练唱是为了在KTV里当麦霸,或是想朝着职业歌手的方向前进,续航力肯定是你在练习中所想获得的能力之一。如果你的练习方式会让你唱得越来越累,那无论你所唱出来的声音有多好听,最终都不是一个能够稳定持久的方式。毕竟没有只能唱一首歌的麦霸,也没有只能唱一首歌的职业歌手。

 

上面是三个因为错误的练歌方式所造成的声音使用上的限制。大家在练习时不妨看看自己的误区是在哪个部分,针对问题并改善自己的练习方式,才有机会跳脱出怎么练都练不好的漩涡。


vocalbalance